1月15日,工信部正式發布《中小企業專精特新發展評價指標體系(試行)》,要求各地結合實際加強運用,確保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培育工作實現量的合理增長與質的有效提升,更好地推動中小企業專精特新發展。現根據資料信息,匯總整理了新標準的注意事項。
企業應密切關注國家及地方對專精特新“小巨人”企業的政策導向,了解最新的申報條件和評審標準。這有助于企業精準定位自身發展方向,提前準備相關材料,避免在申報過程中因政策理解不足而錯失良機。
1.加大研發投入。企業應加大研發投入,積極申請專利和知識產權,提升自身技術水平。同時,企業還應關注市場變化,緊跟行業發展趨勢,開發具有市場競爭力的新產品或服務。
2.提升創新產出。企業應注重發明專利的數量和質量,特別是近三年獲得的發明專利應賦予更高權重。此外,企業還應關注發明專利在網絡中的引用情況,提升發明專利網絡點度中心度。
3.加強創新組織建設。企業應提升研發機構建設水平,爭取擁有國家級或省部級實驗室、研發中心。同時,增加研發人員數量,提高研發人員在總員工中的占比。
1.提高市場占有率和品牌影響力。企業應努力提升產品質量和服務水平,拓展市場份額,樹立行業標桿地位。同時,加強品牌建設和市場營銷,提高品牌知名度和美譽度。
2.提升營業收入增長率。企業應通過市場擴張和產品創新,確保營業收入增長率超出行業均值。具體措施包括開拓新市場、推出新產品、優化銷售渠道等。
3.提高利潤增長率。企業應通過成本控制和效率提升,確保利潤增長率超出行業均值。具體措施包括優化生產流程、降低生產成本、提高產品附加值等。
4.提升凈資產增速。企業應通過資產積累和資本運作,確保凈資產增速超出行業均值。具體措施包括增加資本投入、優化資本結構、提升資產利用效率等。
1.數字化轉型。企業應依據《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評測標準(2024年版)》,提升數字化轉型評測得分。爭取獲得部智能工廠、5G工廠等稱號,入選智能制造優秀場景企業,或通過兩化融合管理體系貫標。
2.綠色化發展。企業應爭取獲得綠色工廠、綠色供應鏈管理企業、綠色產品、能效/水效“領跑者”企業等稱號,符合環保裝備制造業規范條件。
增加PCT專利數量。企業應積極申請PCT專利,提升國際專利數量,增強國際競爭力。
1.重視數據準備。企業應高度重視數據準備和材料真實性。提供真實、準確、完整的數據和證據材料是評審通過的重要基礎。企業應提前做好數據收集和整理工作,確保材料的完整性和準確性。
2.避免數據造假。企業應確保所有提交的數據和材料真實可靠,避免數據造假和材料造假。一旦發現數據造假,企業將被取消申報資格。
遵守法律法規。企業應確保在申報過程中遵守所有相關法律法規,避免發生重大安全、質量、環境污染事故,或嚴重失信、偷漏稅等違法違規行為。
鄭重聲明: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,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,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,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,多謝。